文献条码 |
索书号 |
状态 |
所属馆 |
所在馆 |
馆藏地点 |
架位号 |
单价 |
套价 |
入库日期 |
操作 |
51150347000386 |
K825.6/74 |
在架 |
南溪区图书馆 |
南溪区图书馆 |
南溪区文广局 |
|
CNY48.00 |
CNY48.00 |
2018-12-21 |
登录 |
000 nam0
001 __ 000020549
005 __ 20171222183445.0
010 __ ■a978-7-300-25032-8■b精装■dCNY48.00
100 __ ■a20171222d2017 em y0chiy50 ea
101 1_ ■achi■cjpn
102 __ ■aCN■b110000
105 __ ■ak z 000yb
106 __ ■ar
200 1_ ■a萧红传■9xiao hong zhuan■f(日)平石淑子著■g崔莉,梁艳萍译
210 __ ■a北京■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■d2017
215 __ ■a383页■d21cm
314 __ ■a平石淑子:日本东京人,日本女子大学教授、日本中国文学研究会理事、御茶水女子大学中国文学会委员会委员长,是日本知名的萧红研究专家,被誉为“日本第一个系统研究萧红并卓有成就的学者”。
330 __ ■a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备受瞩目的作家。与之相关的出版物往往强调其性别、天才的创作、错综的感情经历和悲剧的命运,从而导致了大众对萧红的刻板印象。而平石淑子通过爬梳史料勾勒其一生,尽量还原萧红的生活环境、交游情况、创作背景,结合萧红的作品,描述其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历程,对几个有争议的问题做出回应:萧红是否在缺少爱的环境中长大?萧红是反对封建男权的新女性还是依附男权的受害者?在《生死场》《呼兰河传》等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中,萧红选择哪些往事再现,又对哪些进行艺术虚构,其再现和虚构的动机是什么?萧红的绝笔之作《马伯乐》与之前的作品风格迥异,其创作为何发生大的转向?
600 _0 ■a萧红■f1911-1942■x传记
690 __ ■aK825.6■v5
701 _0 ■c(日)■a平石淑子■9ping shi shu zi■4著
702 _0 ■a崔莉■9cui li■4译
702 _0 ■a梁艳萍■9liang yan ping■4译
801 _0 ■aCN■b91MARC■c20171222